畫質情況:清晰
1948年3月,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需要,毛澤東、周恩來、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離開陜北,來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,與劉少奇、朱德率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相會合,在這裏共同指揮南北兩線五大戰場——壹場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戰略大決戰,這就足震撼世界的遼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戰役。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及時把握住戰略決戰的時機,並決定首戰殲滅已處於困境的東北國民黨衛立煌集團,命令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北寧線,“封閉蔣軍,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”。林彪復電軍委,強調東野主力南下可能遇到種種困難,並提出首先攻打長春,求殲沈陽援敵之戰役計劃。毛澤東雖然同意,但同時指出:不應在幹部中強調南下的困難,否則,壹旦出現口立煌集團總退卻的情況,將在精神匕陷入被動。“攻長打援”的戰役實踐證明,毛澤東的預見是正確的。1948年7月,林彪致電軍委,決定按照毛澤東的意見,南下北寧線作戰。此期間,蔣介石對東北蔣軍的“撤”與“守”,曾反復研究,出於政治利害的考慮,最後決定將主力撤至錦州,“等待國際局勢變化”。9月12日,遼沈戰役開始。10月14日,東野主力向錦州發起總攻,僅用3l小時便攻克錦州,殲敵l0萬余人。此時,被困在長春的東北“剿總”副總司令鄭洞同在60軍起義、新七軍投降後,也終於率部放蔔武器,長春遂,占和平解放。我軍奪取錦州後,蔣介石親調杜聿明糾東北,意在重占錦州,未逞。此時,黑山阻山戰使廖耀湘喪失了撤退的時機,東野部隊將廖耀湘蜒團分割包圍在120平方公裏的範圍穿插。以亂治亂。經過兩晝夜激戰,國民黨第九兵團全部被殲,廖耀湘被俘。11月1日,東野攻占沈陽,2日攻占營口,偉大的遼沈戰役宣告結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