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片是清晰畫質彩盤普通盒裝,沒有精美封面包裝,歡迎訂購
本片主要是在講述1920年代臺灣日治時代畫家,以“臺陽美展”的畫家為主,像是楊三郎及陳澄波等畫家的故事。
1980年的舊金山,宛如老派紳士的郭雪湖(72歲)硬朗地拿著素描本,專心在紙上描繪著眼前的風景,故鄉大稻埕的淡水河觀音山與臺北大橋,與眼前的山光水色和遠方的金門大橋重疊。遠方壹位年輕人緩緩走近郭雪湖,這人竟與年輕時好友江逸安長得幾乎壹模壹樣,郭雪湖以為時光倒流,差點脫口叫出逸安的名字,原來那是逸安的兒子江幸雄。逸安去年就走了,沒辦法回臺灣的郭雪湖,只能對著美國的月亮思念好友,現在幸雄來了,帶著逸安留給郭雪湖的壹封信。 1920年代的青春年少光景,那時年輕人開始接觸學習西畫的嶄新領域,逸安與如月的曲折愛情,大時代下的悲歡離合,壹幕幕不斷地在郭雪湖腦中浮現……
那個時代,那些人,那些事,是永遠不會被遺忘的……
在郭雪湖娓娓道來的過往故事裏,幸雄重新認識了年輕時的父親,他從來不知道,原來父親也有壹個未完成的畫家夢。從小就喜歡畫畫的幸雄,每每只要壹拿起畫筆,便被逸安嚴厲禁止。幸雄對於自己目前壹成不變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心生厭倦,始終仍想著要追求自己畫畫的夢想,卻害怕已經太遲……郭雪湖壹生堅持理想創作繪畫,即使受到時代變遷的影響,依然不放棄,他告訴幸雄:藝術是壹條更艱辛的路,沒有決心是走不下去的。鼓勵幸雄思考,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麽…